大约自改革开放起一直到两千年代初,这前后二三十年的时间是中国教会的高速发展期。然而自那之后,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教会受到教会体制、社会潮流、时代变化等众多教会内外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陡然下降,不少教会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分裂现象,许多教会甚至消失了。有牧者把这段时间出现并且取得极大增长的教会所自发形成的松散体系称为中国的传统教会体系。
传统教会能够兴起是因为他们及时抓住了福音契机
高牧师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老家在南方某省的他不自觉间还是会散发出来典型的南方生意人的那种智慧和精明。高牧师已经全职服事多年,事实上他在十几岁、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他的服事生涯。那个时候,因为服事的缘故,高牧师也和不少服事的牧者同工和教会团队接触了很多。看着很多教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来,然后其中的一些教会的发展速度堪称“坐电梯”,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成长。然后在二三十年之后,高牧师又和很多人一起见证了其中很多曾经取得极大成长的教会们的衰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高牧师对笔者分享了他个人所认为的中国传统教会体系衰落的原因。他认为所有的教会,就算曾经发展得很好,但是过去毕竟不能当饭吃,如果教会的模式一旦长期僵化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教会落后、落伍于当前的时代。
有一些教会和教会体系曾经发展得非常好,其实都是有原因的,在高牧师看来最大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在当时的时候及时抓住了福音的契机。那个时代很多人们的心灵里面有着非常多的茫然和挣扎,他们急切地想要找到盼望,想要找到他们的救命稻草。从信仰和福音的基督教角度来看,他们非常需要福音。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些教会就及时察觉并且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及时抓住了当时很多人们经历过漫长的黑暗和痛苦之后想要寻求光明的这种心。他们做到了,所以很自然的这些教会就很快发展起来了。虽然现在他们早就已经过了巅峰,但是直到现在中国教会相当多的牧者和传道人其实都是从传统教会这个体系被直接培养出来的,至于间接培养的那就更多了。
客观看待移民宣教:有利有弊
当年,他们及时抓住了福音的契机所以得以很快发展。那么,二三十年之后他们为什么会衰退或者说没落呢?高牧师说那些传统教会他们当时采用的最主要的策略就是移民宣教。对移民宣教,高牧师认为,不是说移民宣教就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但是客观来看的话,移民宣教的成功率确实是非常低的。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移民宣教就好像一颗蒲公英的花球一样,很多种子随着风到处吹,吹到哪里然后就落在哪里,但是最后种子落下来以后能不能顺利生根发芽和成长这个就不好说了。一颗蒲公英有多达成百上千颗种子,但是一般来说最后能够顺利生根发芽的并不多,能够长大结果的更是少之又少。
那些移民宣教的工人们的艰苦岁月
传统教会他们在当时那个时代使用了移民宣教的策略。他们差派出去很多工人,差派他们到很多地方。听起来挺浪漫的,但是其实客观来看另外一面:这些工人的现实生活是非常残酷的。理想当然是非常美好和高尚的,为了上帝的福音很多人甚至有殉道的决心。然而,死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要如何活下来——怎么才能够在陌生的地方顺利存活下来,这个才是被差派到各个地方的传道人面临的最大考验。考虑到很多因素,当时很多工人都是以夫妻档的方式被差派的,单身人士干脆直接没有被差派的资格。被差派出来的时候,一对夫妻身上可能就只有两三百块钱,他们要坐车、要吃饭、要居住……很多地方都必须花钱。很多传道人初到一个地方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
一位从传统教会体系出来的牧者回忆自己曾经被差派的经历的时候说,最初出来的时候生活确实非常艰苦。他们夫妻两个人只有三百块钱,然后到了地方以后两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找到工作。就算他们再怎么省吃俭用,可是两个月的时间三百块钱都是完全不够两个人用的。更加痛苦的是那个时候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状况究竟还要持续多久,于是只能一直过着苦日子。别说没有钱了,就算手里还有点钱那也不敢花,因为实在不知道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多久。于是,一切都很艰难,就连吃饭也是,别说肉了,想都不敢想,馒头能够吃饱就已经算很不错了。因为就算是一个馒头他们那个时候也要省着吃,害怕吃多了下顿饭就再也没有吃的了。
也有的传道人被逼得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摆地摊赚点小钱以维持生活和服事。这还算是头脑很灵活的,绝大多数传道人因为非常年轻,想法也非常单纯,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社会阅历可言,就想着全身心地传福音,认为上帝一定会供应他们的生活需要。高牧师解释说:“上帝会供应我们的需要这个话原本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我们在现实当中是如何理解和应用这句话的。上帝会供应我们,这句话是对的。可是我们是否需要去争取、去努力还是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只是等着上帝的供应就好了?”
相比顺利落脚的人,不顺利的人更多
很多传道人被差派出去传福音的时候,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甚至去传福音的时候经常会被别人误以为他们是在乞讨、要饭。明明是去给别人传福音、传好消息的,但是却被别人误会成乞丐在讨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传道人的生活实在太苦了,他们的穿着、脸色等让别人误以为他们是乞丐。带着乞丐的样子这样去传福音的话,最终成功率一定是很低的。
当然,最后看结果的话也有很多传道人顺利落脚了,但是高牧师提醒说:“这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况。能够看到自然就说明他们当初顺利落脚了,但是其实不顺利的人是更多的,只是这些人我们现在看不见了,好像消失了一样。其实想一想就能知道,那个时代一群从中原农村出来的、几乎原本没有任何见识的年轻人突然之间到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和二线城市,仓卒之间其实是很难很好地适应的。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生活,需要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些灵巧,不然的话最终只能是被城市和社会淘汰掉。”
对移民宣教策略的反思:存活率不高,经济是最大短板
高牧师认为,现在回看那些传统教会当初的策略,一方面我们需要肯定他们的所作所为,通过移民宣教的方式确实祝福了很多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移民宣教模式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整体存活率不高。
一些传统教会体系后面之所以会衰落,高牧师分析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模式一直没有及时更新和转变。比如如果他们能够更加重视传道人的经济供应的话,至少可以让传道人过去一个地方之后能够稳定支撑一段时间。或者差派工人到一个地方之前,能够首先在这个地方做一些预备性的工作,让传道人过来以后生活和服事都能够更加容易一些,这样的话传道人的整体存活率一定会提高很多。但是事实是当年确实贫穷,很多教会都没有这个经济条件,然后当年很多人对经济方面的认识和考虑也确实有很多忽视的地方。传道人被差派的时候夫妻两个人往往就只有两三百块钱,很快就花完了,后续再无补充。传道人被差派的时候全然凭着信心,而对自己要去的那个地方的情况一无所知。
高牧师说,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如果让他来做这个事情的话,一定会在差派传道人之前首先派一些做经济的人过去,让他们做经济赚钱,比如可以开个电子厂什么的,然后再让传道人过去,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传道人的开拓成功率。
不仅是曾经,今天的教会依然要重视牧者、传道人的经济供应
高牧师教会的牧师和传道人的工资怎么样呢?高牧师表示“不是很多,但是起码也有几千块甚至上万,至少能够维持他们和家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而很多教会的牧者和传道人他们之所以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是很难的,经济方面常常入不敷出,无法持续性地支撑下去。
高牧师说,作为牧者,必须要学会尊荣自己教会的信徒。但是作为信徒,也一定要学会尊荣自己的牧者。对牧者的尊荣有很多的体现,但是最基础的一个体现那就是一定要保证牧者得到足够的供应,先让牧者吃上饭再谈其他的事情。就算再难也不能让自己的牧者缺乏必要的经济供应,因为牧者如果在经济方面缺乏的话他们就无法生活,而连生活都不能持续了还想要安心服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Aysegul Alp via pexels.com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